饶毅对协和“4+4”项目发声
饶毅曾独家回应“怒怼协和”相关问题。协和的“4+4”医学试点班将医学教育定位在研究生教育,招录多学科背景学生,像自然科学、人文社科等专业的学生都有。这些学生进入协和医学院,经过四年高强度培养成为医生。然而,这一设计如今引发了公平性的舆论质疑。

“4+4”班引争议
协和“4+4”班由王辰院士力推,改革项目把医学院门槛变为“不限专业,只要顶尖学生”。不管学啥专业,只要优秀就能进协和。但这一模式引发了诸多争议,有人觉得是打破垄断,也有人质疑协和占国家资源却搞精英化,普通学生机会变少。

争议下的回应与思考
改革刚满一年就引发热议。去年10月饶毅直言协和本科生优秀却大多出国,还没出过科学大奖得主。面对争议,王辰强调学生学习强度大。但公众更关心公平性,担心普通医学生上升通道变窄。其实精英化培养模式在欧美常见,只是国内医疗资源不均让协和模式格外显眼。有专家指出改革方向没错,配套措施要跟上,比如增加基层医疗投入,让改革真正惠民,而关于医学教育改革的辩论仍在继续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化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饶毅质问!协和医学‘4+4’培养项目到底咋回事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